众专家热议新股发行改革亮点与漏洞

        			

 

这一轮新股发行改革最终将会如何进行,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?419日,在由凤凰网财经频道和证券日报联合主办的新股发行新政研讨会上,机构人士、专家学者和个人投资者就此发表了意见,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等与会。

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认为,新股发行制度应该一分为二去看待,包括新股发行、分红、退市等。本次改革的目的就是制止三高发行、新股首日暴涨等问题,并且加大了关于信披问题的惩罚力度,不仅包括上市公司,还有机构、中介,这对于新股发行公开、透明有非常大的作用,是值得肯定的。

证监会的职责主要应是监督市场,调查新股是否造假上市,如果发现问题,就去处罚,证监会应该从一票决定权转变为一票否决权。曹凤岐表示。

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认为,中国资本市场需要培养出像浑水那样的公司,因为它确实起到了使信息对称的作用。她强调新股改革不是审不审的问题,此次引入存量发行概念也并不会起到预期的作用。

她同时称,新股发行改革不应该从简单的供求关系入手,而关键是要让投资者意识到炒新股存在风险。打新并非稳赚不赔的买卖,通过风险来约束投资者的投机行为。

长城证券公司尹中余提出证券市场改革路线的四步路线图,即第一步要恢复市场基本理性;第二步尽快把再融资和资产重组放开;第三步是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,最后一步才是解决新三板、老三板改革等问题。

博时基金零售业务总经理田昆建议专门建立一个打新的公募基金,投资到一级市场,对上市公司严密调研,进行信息披露调查,如在信息披露上出现了问题,代表中小投资者去打官司。他认为,制止三高有一个问题,高价发行中间得利,把三高变成了三低投资者去炒新了,但是中小投资者还是得不到利益。

证券日报副总编辑董少鹏认为,中国股市要加强文化建设,不能简单说二级市场炒作是因为散户推高了市场价格,有的机构躲在个人帐户背后操纵价格,不能把责任推到散户身上。

财经评论员皮海洲认为,我们股市供求关系上只是发行很少的股份,经过审核保证质量,执法不严,而且发行制度本身也不是真正市场化的做法。

财经评论员侯宁表示,此次新股改革属于技术层面,有些条例和公司法明显冲突。他认为中国股市最大弊端就是很难退市。

监管层应坚持限制发行市盈率思路

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

本报记者曹蓓

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在419日举办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论坛上指出,目前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征求意见稿,更多的是技术性的改革,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制止三高发行,即高发行价、高市盈率、高超募。其中,他强调,限制发行市盈率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,是一种倒退,而是监管层应该坚持的思路。

曹凤岐指出,此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总体来说是应该肯定的。

此次改革的目的非常明确,就是制止三高发行,即高发行价、高市盈率、高超募。

从制止首日暴涨的目的来看,这个指导意见有两个亮点。第一个亮点就是非常强调信息披露,而且加大了关于信息披露问题的一些惩罚力度,不仅包括上市公司,也包括证券机构、中介服务机构,这对于新股发行公开、透明应该是有非常大的作用,所以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。第二个值得肯定的就是,对询价机制的进一步完善。询价机制完善主要在于扩大了询价的范围,包括了吸收有经验的个人投资者,不管它的结构怎么样,也不管结果怎么样,肯定比原来要进步得多。个人投资者有了一定的话语权,会使得投资者结构得到平衡,这一点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,当然还有进一步完善的地方。他指出。

而针对市场上很多人提出的限制发行市盈率是一种倒退的观点,曹凤岐认为,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,限制发行市盈率正是监管层应该坚持的思路。

他认为,首先,和过去限制市盈率不同的是,我们现在要提供的是指导性、参考性的意见。其次,以前我们限制市盈率的时候还没有出现三高的现象。在所有的发行环节都没有放开情况下只放开发行量,只要上市就能得到一大块资源,所以上市公司肯定会推高发行价,中介机构肯定也会将发行价推高,以便得到高费用。因此,必须考虑市盈率问题。在现阶段的情况下,由于不是完全市场化,限制一定的市盈率也不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措施,但是确实会对限制三高起到一定的作用。

曹凤岐强调:总体来说,限制发行市盈率不是倒退而是实事求是的表现,尽管很多人反对,但是希望证监会还要坚持这一点,如果不限制还会存在比较大的问题。

新兴行业市盈率和成熟行业市盈率要区别对待

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公司总裁李万寿

本报记者曹蓓

深圳创投总裁李万寿作为机构代表,强调在创新型企业的定价问题上,不应该依托传统某些行业的市盈率来定价,应明确规则定位,从而起到鼓励创新的作用。

李万寿强调,中国资本市场支持创新型的经济,但是创新型企业有可能指标不好。市盈率的定价一是成长性;二是行业的地位,即是不是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比例或一定的市场份额;三是技术的含量;第四个创新的模式等等。

市盈率的定价和行业定价道理应该是相通的,如果一个企业的这些指标在行业中突出,那么这样的企业定价应该高于行业。如果创新型的企业依托传统某些行业的市盈率来定价,那么就会导致好的企业出逃。因此,关键是行业的市盈率怎样确定,用宽泛的规则还是细分的规则定位很关键,否则起不到创新的作用。

他还提出,目前,PE热潮逐步强化回归价值本质,实际上对PE投资生态是一个重大冲击。当市盈率下调的时候,很多PE在过去可以盈利,但现在无法盈利甚至亏损。当PE把整个市场对接市盈率下跌以后,市场空间已经很小了,会导致市场上的投资机构想早期退出。因此应该建立一种新的机制,使得这种投资者的资金转过来再支持项目。

此外,他认为资本市场的中心还应该是机构投资者,机构投资者包括私募类证券基金,还有一些创投机构和一些公募机构,这样有利于市场良好的持续和投资理念的回归。

不管市场化还是行政化有效就行

财经评论员皮海洲

本报记者朱宝琛

新股发行到底要怎么改,首先应该是全面推进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完善工作。职业投资者皮海洲认为。他同时表示,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才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核心。不管是市场化措施还是行政化措施有好的效果就行。

皮海洲表示,股市的定位要从为融资服务改为为投资服务,从立法的角度保护投资者利益,打击造假上市行为。

对于市场化问题,皮海洲认为不能盲目去做,因为国情不同、发展阶段不同,市场化的程度也不同。他提出,新股发行体制改革,关键是通过改革来保护谁的利益,是保护机构投资者的利益还是大小非的利益,还是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。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才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核心。

对于新股发行过程中产生的三高问题,他表示,三高问题是企业市场化的监管问题。同时,上市公司与询价机构之间形成了利益关系。而从新股炒作来看,也有上市公司的身影,因为通过炒新可以避免破发。

对于存量发行问题,皮海洲认为是弊多利少,因此应该解决的是大小非的问题。他同时认为,要让机构投资者与散户投资者都有机会、都能按照自己的报价认购股份。而为了让更多的投资者能够参与到认购当中来,可以实行有限帐户,如个人投资者持股是否达到两万以上或者是达到五十万以上,每个帐户可以个人申购两千股、机构申购五万。

至于新股发行到底要怎么改,皮海洲认为如果法律修改跟不上去,IPO改革根本没有办法推进。

他同时称,新股发行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控股股东占股份太多,建议可以将一些中小企业首发比率提到50%左右。

投资者可通过公募基金分享新股蛋糕

博时基金零售业务总经理田昆

本报记者朱宝琛

博时基金零售业务总经理田昆表示,要让机构投资者或公募基金能够作为广大中小投资者的代表,去分享新股收益的大蛋糕

他认为,公募基金可以推出专门针对打新的基金产品,并进入一级市场,参与网下配售,进行价值投资、对上市公司进行严密的调研、对信息披露进行调查,甚至当信息披露出现问题时代表中小投资者去打官司。

通过公募基金来分享这个蛋糕,我觉得是可能的。田昆表示。

他坦言做好投资者教育很难。对此,他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:你站在北京站的十字路口,看有多少人在闯红灯,有多少戴着小黄帽的协警在帮助交警以防止意外发生,就知道投资者教育有多难了。

对于新股发行过程中的三高问题,田昆表示,虽然各方面都在制止,但是目前还是存在一个问题,就是高价发行中间得利。即使现在把三高制止成了三低,投资者去炒新了,但是中小投资者还是得不到利益。

此外,他提出,现在比新股发行改革还现实的一个问题,就是大量超募的问题如何去解决,以及这些资金如何运用。

资本市场改革应四步走

长城证券公司尹中余

本报记者曹蓓

资本市场人士尹中余在419日举办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论坛上指出,证券市场改革要分四步走,首先就是要恢复市场的基本理性,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强化退市制度。

尹中余提出了证券市场改革的路线图,总共分为四步。第一步要恢复市场的基本理性,机构投资者能够自觉以价值投资作为自己的投资理念。要恢复理性首先就是要强化退市,其次就是要遏制借壳冲动。第二步是要进行再融资和资产重组的市场化改革。再融资和资产重组要放开,尤其是资产重组。需要强调的是,所谓资产重组,是以产业重组,而不是以借壳重组,这两个完全不是一个概念,是两个方向。

第三步是进行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,然后才进行新三板、老三板的改革。新三板要尽快推出,因为有无数的小微企业处境都很困难。

第四步才是建设场外市场。

我国股市处罚力度太轻

财经评论员侯宁

本报记者朱宝琛

财经评论员侯宁表示,与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股市的处罚力度太轻,而这也是我国股市存在的最大的弊端。而另一大弊端就是退市制度不完善。

他同时指出,信用问题是目前中国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最大问题,这在股市中表现得最明显。

与此同时,他指出,郭树清担任中国证监会主席之后,开始对中国的股市动手术了。但这次新股改革还是停留在技术层面,有些方面和公司法有冲突。

再造资本文化还原理性市场

董少鹏

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要按照阶段性特别和市场的条件来看待改革。在改革的过程中,很多机制不到位缘于资本文化不到位。因此,营造一种健康的资本文化,还原一个理性的市场,变得极为重要。

大家对新股发行定价存在诸多不满,对某些不规范,或者是违法违规的行为也深恶痛绝。但是需要强调的是,新股发行改革也是一个资本文化再造的过程。而发达市场由于资本文化相对成熟,基本上是按部就班发行、交易和并购。所以,我国资本市场很多机制还不到位,根本上缘于文化不到位。

对于制度的改革,应该按照阶段性,历史条件和市场条件来看。中国的股市是不是能够在短期内达到完全市场化,文化很要紧。讨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,还是要聚焦怎么审核,审核什么事项等问题。

这次征求意见稿里涉及到文化、投资者教育,表述如下:需要逐步改变目前存在的以送礼祝贺的心态参与报价,以分享胜利果实的心态参与认购,以赌博中彩的心态参与炒作等等不良的心态。按照常规,意见稿里不会写这些内容,所以这显然说明证监会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。发行者、承销商保荐人、机构投资者作为询价的主体,也应该有所规范,对于市场中浮躁的情绪要有一定的责任感。应该慎重评价二级市场炒作,总是说散户推高了市场的价格,但是有的机构躲在个人帐户背后操作价格,所以简单认为是散户主动推高价格,把责任都落在散户身上,应该不是真实的情况。

资本市场出现的问题,有些不能都归咎于资本市场,也不能都归咎于监管部门或投资者。我们国家处于社会变革的进程,资本市场作为打前站的一个领域,必然把社会一些矛盾和问题放大体现。不过反过来看,也说明资本市场如果能够改得好、改得稳,对整个社会都有很大的推动。(本版照片提供:朱宝琛

 

中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ICP备案号:粤ICP备09043378号 Copyright 2003-2024 IPv6